当地时间周日,倘若利物浦在与托特纳姆热刺的比赛中拿到 1 分,阿恩・斯洛特(Arne Slot)就将迎来执教生涯的高光时刻。他以首个赛季执教利物浦的身份,便能带领球队追平队史第 20 座顶级联赛冠军的纪录,同时,他还将成为首位斩获英超冠军的荷兰籍主帅。在他的故乡荷兰贝根特海姆村,村民们已开始热议,是否要为这位传奇教头竖立一座雕像,以此纪念他的卓越成就。
被戏称 “斯洛特小姐” 的少年时代
现年 47 岁的斯洛特,出生于荷兰圣经地带的贝根特海姆村,这个村庄人口仅 3500 人。在少年时期,他的球风 “别具一格”,因此饱受争议。17 岁时,身为攻击型中场的他,因跑动不够积极,还拒绝拼抢那些脏球,被时任兹沃勒队教练扬・埃弗斯(Jan Everse)戏称为 “斯洛特小姐”(Juffrouw Slot)。
“没人能像阿恩那样一脚就把球处理得恰到好处,” 现年 71 岁的埃弗斯向《太阳报》回忆道,“然而,他的身体条件有所欠缺…… 速度不够快,跑动的姿势看起来也很慵懒。就算场地泥泞不堪,他的球衣却永远干净整洁,就好像能直接挂回衣柜里一样。”
作为 20 世纪 70 年代荷兰 “全攻全守” 足球的代表性人物,埃弗斯曾两次入选荷兰国家队,他直言不讳地说:“我跟他讲,‘阿恩,你是最具天赋的球员,可问题在于,对手总是能在场上压制住你。要是想在兹沃勒站稳脚跟,你必须提升自己的体能 —— 你现在太懈怠了。’”
这个略带调侃的绰号背后,实则是严厉的鞭策。埃弗斯要求斯洛特花费 1 年半的时间,雕琢自身的身体机能,实现从单纯 “靠技术吃饭”,到成长为 “全能型中场” 的转变。“他学会了耐心等待,也懂得了自律的重要性,” 教练回忆道,“当他最终进入首发阵容后,就再也没被替换下来过。”
从村庄教堂到安菲尔德的哲学启蒙
贝根特海姆村坐落在埃门 - 兹沃勒铁路线旁,村里有两座教堂、一家超市和几所小学。20 世纪 80 年代,斯洛特正是在村里的莫斯科体育公园开启了自己的足球生涯。那时,他每天都要步行穿过村里唯一的石桥前往球场,就这样坚持着,直到 12 岁那年,被兹沃勒的球探发掘。
村里浓厚的宗教氛围,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。儿时的玩伴、现任贝根特海姆俱乐部主席伯特・尼延(Bert Nijenhuis)回忆道:“12 岁的时候,他对《圣经》里‘好撒玛利亚人’的故事格外着迷,这个故事教会了他尊重他人与追求和平的意义。即便如今成为了英超教头,他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品性,每次回到家乡,都会去教堂做礼拜。”
斯洛特的父亲阿伦(Arend Slot),曾是当地的传奇球员,还担任过小学校长,他的肖像至今仍悬挂在贝根特海姆俱乐部的会议室里。“阿恩从小就跟着父亲参加球队会议,” 尼延说,“他的战术智慧以及职业素养,最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的。”
颠覆质疑:从 “克洛普替身” 到 “战术大师”
去年,当斯洛特接过利物浦的教鞭时,不少人都觉得,他难以摆脱尤尔根・克洛普(Jurgen Klopp)的巨大阴影。然而如今,他所带领的球队在积分榜上,已领先排名第二的阿森纳 12 分,甚至有可能提前 4 轮就锁定冠军。
在荷兰足坛,斯洛特早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2022 年,他率领费耶诺德打入欧协联决赛,虽然最终不敌穆里尼奥执教的罗马;2023 年,他更是终结了阿贾克斯对荷甲联赛的长期垄断。这些成就的背后,源于他独特的执教哲学 ——“用头脑踢球”。
“每场比赛前,他都会让球员们去预判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,” 他的恩师埃弗斯透露,“这正是我当年教给他的理念:足球,是要用脑子去踢的,体能仅仅只是基础。”
尽管在今年 2 月,斯洛特在默西塞德德比结束后,因辱骂裁判迈克尔・奥利弗(Michael Oliver),被禁赛两场,并罚款 7 万英镑,但尼延认为,这只是一次偶然事件:“他平时一直都很冷静,那次只是情绪一时失控罢了。”
村民的骄傲:拒绝雕像的 “平凡英雄”
当斯洛特有望成为英超冠军教头的消息传回贝根特海姆村时,有村民提议为他竖立一座雕像。但俱乐部主席尼延婉拒了这一提议,他说:“1945 年,许多人为了自由英勇牺牲,他们才更值得被纪念。阿恩是个谦逊的人,我想他也不希望这样做。”
如今,每当斯洛特带着妻子米尔贾姆(Mirjam)和孩子约普(Joep)、伊萨(Isa)回到家乡,他都会抽空去指导村里青训营的孩子们。下次他返乡时,口袋里极有可能就装着英超冠军奖牌。而全村人最大的心愿,便是能看到利物浦与贝根特海姆村队来一场友谊赛。
“他从一个总被人嫌弃‘懒’的少年,摇身一变,成了改变利物浦命运的关键人物,” 埃弗斯总结道,“荷兰有句俗语:‘幸运眷顾有准备的人’。阿恩的成功,远非仅仅靠运气那么简单。”
(编译自太阳报)
本文标签: 英超 荷兰 足球 斯洛特 利物浦 克洛普 费耶诺德